中国人移民国外的历史,可以追溯到2000年前的商周时代,但中国人大规模移居海外却是从1840年后开始的,护照即在此时产生。在清末国家贫弱、列强侵凌的历史环境下,当时远赴海外的国人往往备受欺凌,中国护照无法真正发挥保护海外侨胞权益的作用。民国成立后,中国护照的地位仍然因为国内军阀割据、局势动荡、日寇入侵等原因在国际上遭到轻视,华侨华人出行依然时时被刁难。
新中国成立后,随着国家发展壮大,经济日益腾飞,越来越多的中国人走出国门,中国护照在保障海外侨胞安全与权益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自古以来,国人到海外访问、经商、旅行、探险等,大都通过航海。因而,中国航海博物馆一直致力于华侨华人课题的研究和展示,与江门市博物馆合作举办此次展览,旨在通过护照这一独特视角,展示护照与华侨华人生产生活的密切联系,华侨华人远赴重洋、奋勇拼搏的历史进程和精神面貌。9月15日,“走进蔚蓝,探索深海——海洋知识科普展”作为“全国科普日”的重要活动,在中国航海博物馆等八家博物馆同时拉开帷幕。本次展览由长三角科普场馆联盟主办,中国航海博物馆牵头承办。
展览分为“蓝色星球”、“探索深海”和“海洋强国”三个单元,向公众传播海洋知识,了解海洋创新科技,增强海洋强国意识。21世纪是海洋的世纪。深海大洋蕴含着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资源,更是大国博弈的战略空间。我国的深海大洋科考正呈现出蓬勃的发展势头,发展海洋研究自主创新,促进海洋科学的全面发展,取得了一系列重要的科技成果,助推中国印记向深海拓展。十九大报告指出,“坚持海陆统筹,加快建设海洋强国”,我们将不断提升开发海洋、保护海洋、利用海洋、维护海洋权益的综合实力,进一步关心海洋、认识海洋、经略海洋,推动我国海洋强国建设不断取得新成就。沪公网安备 3101150200564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