潜艇是现代海军战斗舰艇中最令人生畏的“深海利剑”,是衡量一个国家海军实力的重要标志。中国海军潜艇部队虽然成立较晚,但发展迅速,经过数十年发展,已经成为重要的海防力量。
为了庆祝中国人民解放军成立95周年,服务好“海洋强国”战略,中国航海博物馆特推出“深海利剑:中国海军潜艇特展”,来向观众讲述潜艇背后的航海故事,助力中华民族航海事业伟大复兴。
2022年是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成立100周年,一百年来,一代代青年投身航海事业,守正创新、踔厉奋发、佳绩频出,为海洋强国建设作出重大贡献。他们把青春奋斗融入党和人民事业,谱写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程中激昂的青春乐章。
在2022年这一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时间节点,共青团上海市委员会和中国航海博物馆共同主办“强国有我•逐梦航海:庆祝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成立100周年特展”,设置“港航建设”“航运服务”“教育科考”“航海体育”四个单元,精选79位青年人物及团体,展示当代航海领域的杰出青年及其事迹,体现“请党放心,强国有我”的青年风采。
1822年1月,“泰兴”号从厦门港出发,后不幸在印尼触礁沉没。1999年5月被打捞出水,出水瓷器超过35万件,是目前海洋考古中发现最大的中国木帆船,也是打捞完整文物最多的沉船。“泰兴”号沉没200年之际,中国航海博物馆联合德化陶瓷博物馆、泮庐集团,共同举办“远帆归航:‘泰兴’号沉船出水文物特展”于8月24日在中国航海博物馆开幕。展览将持续至2022年1月3日。
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百年征程波澜壮阔,百年初心历久弥坚。为了展现中国共产党百年光辉历程中的航海故事,大力营造共庆百年华诞、共创历史伟业的浓厚氛围,由中国航海博物馆、中远海运集团共同举办、15家单位大力支持的“红色记忆•蓝色航海: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特展”,于2021年6月22日在中国航海博物馆正式开幕。
展览内容详实,用史料和文物还原了“留法勤工俭学运动”“省港海员工人大罢工”“轮船招商局海员起义”“江南造船发展历程”“人民海军亚丁湾护航”“利比亚撤侨”“也门撤侨”等重大历史事件,概括、凝练地展示在中国共产党正确领导下,不畏艰难和牺牲、坚持护航前线、维护国际航运贸易及海外侨胞安全等的动人故事。
展览在第二临展厅举办,免费向观众开放,展期持续到9月19日,期间还将持续举办多场讲座和多种形式的社会教育活动。
为讲好中国航海故事、传播好中国航海声音,中国航海博物馆联合中国沿海的天津、辽宁、上海、江苏、浙江、福建、山东、广东、广西、海南共10省市25家博物馆,通过160余件/套航海精品文物,分“联通大洋”“异域奇珍”“海史掠影”“海贸物语”“信仰之舟”“东西互鉴”六个部分,展示中国古代航海的历史、科技、艺术和文化,品读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航海文明。
沪公网安备 3101150200564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