漳州窑,作为明末清初海上丝绸之路上的一颗闪耀明珠,在一百多年的辉煌中,造就了享誉世界的“克拉克瓷”“SWATOW(汕头器)”“吴须赤绘”“交趾瓷”“华南三彩”等名瓷,在中国古陶瓷研究中占据着重要地位。由上海市交通委员会和漳州市文化和旅游局指导、中国航海博物馆和漳州市博物馆合作举办的“域外遗珍:漳州窑瓷器特展”,以漳州窑明清时期的瓷器为依托,从米黄釉瓷、单色釉瓷、青花瓷、五彩瓷、素三彩瓷五个方面展示漳州窑瓷器的异彩纷呈,并结合水下考古发现和国外收藏的漳州窑瓷器,全方位展现漳州窑瓷器行销海外的盛况。
本展览分“幻想:神秘的中国人形象”“沉迷:令人向往的‘中国风’”“显现:清代人的社会百态”三部分,以外销艺术品上的中国人图像为切面,通过外销瓷器、漆器、画作、牙雕、螺钿、银器、扇子等精品文物,讲述中西文明通过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相遇与汇融的故事,感悟文明交流互鉴、倡导世界多元共生。
中国,既是诗歌的故乡,又是航海的大国。展览从浩如烟海的古诗词中遴选100首,依托长三角地区中小学生的书画创作比赛、航海知识点、中外青少年诵读作品、中国航海博物馆馆藏船模和图文资料等7项内容,分“自然之趣、人海之情、离别之意、千里之志、航向之技”五个部分,构建起一个“潮声万里”、蕴涵深厚的航海和舟船世界。
为了深入贯彻落实“海洋强国”国家战略,服务上海现代海洋城市建设,由上海市交通委员会和上海市海洋局指导,中国航海博物馆与上海市海洋管理事务中心共同主办的“探秘深蓝:中国海洋科考与深潜展”在中国航海博物馆第二临展厅展出。展览是中国航海博物馆“当代中国航海装备系列展”的第二展,力图从科技、装备、自然等角度,重点展示当代中国海洋科考与深潜事业所取得的辉煌成就,阐释人与海洋的和谐共生,强化海洋意识教育,助力推动海洋文化繁荣发展。
长江是泱泱中华的文明之源,也是通达海域的黄金水道,谱写了“江海共潮生”的华美乐章。中国航海博物馆联合13省40家文博单位,以长江流域相关的180件精品文物、34项重大考古发现为依托,实证新石器时代至今长江联通海洋、走向世界的光辉历程,彰显长江对世界文明的卓越贡献,为推动长江经济带与“一带一路”建设营造良好文化氛围。
沪公网安备 3101150200564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