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是上海和韩国釜山缔结市级友好城市30周年,此次由中国航海博物馆和韩国国立海洋博物馆合作举办的“海珍百品:韩国国立海洋博物馆藏精品文物图片展”,是中国航海博物馆以文化为桥梁,为上海友城工作奉献的一份力量。展览依托近百件韩国国立海洋博物馆藏精品文物的图文资料,展示韩国的海洋历史、艺术、科技和文化。
中国先秦奇书《山海经》中记载“西南有巴国”,现代人们常说的“巴山蜀水”“下里巴人”,都是对这个古老国族的历史记忆和文化传承。巴人活动于深山大川,在今川、渝、陕、鄂、湘、贵等地都留下了足迹。历史上,巴人曾建立了自己的国家,创造了灿烂的山地文明,对川渝地区的社会发展做出了独特贡献。秦统一巴蜀之后,大量中原华夏族群迁入,巴汉互融的历程开启。从五代起,巴人的称呼在湘西北地区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土兵、土丁等带有“土”字的名称。北宋宝元二年(公元1039)年,“土”的名称始见于文献,从此,湘西北的巴人成了“土家”,即今天的土家族。
巴人的历史不仅是中华文明源远流长的生动证明,更是中华民族血脉相连的完美注解。基于此,中海博举办“寻巴记:中华文明多元一体系列展•贰”,通过132件/套文物展示湮没在历史长河中的巴人往事及特色文化,探源中华文明的多元之迹。
博物馆的存在在于藏品,社会各界热心人士的慷慨捐赠是博物馆不断丰富馆藏数量、提升馆藏质量的主要方式之一。截止2022年7月,中海博共计20672件/套馆藏中,有超过10000件来自社会各界捐赠,占藏品总数的50%以上,其中重点藏品1235件。
此次展览是中海博自2007年筹建以来,首次以捐赠展览的形式集中展示多年来受赠成果的专题展览。展览从“感恩既往、不负将来”的角度出发,以展品年代为主线,展品类型、来源为辅助,向观众展示中海博收藏体系中来自于不同的社会群体、民间收藏爱好者以及众多航运管理机构、航运企业的捐赠文物,并借以表达中海博感谢捐赠行为、尊重捐赠群体、鼓励捐赠方式多元发展的积极意愿。
沪公网安备 3101150200564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