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22年1月,“泰兴”号从厦门港出发,后不幸在印尼触礁沉没。1999年5月被打捞出水,出水瓷器超过35万件,是目前海洋考古中发现最大的中国木帆船,也是打捞完整文物最多的沉船。“泰兴”号沉没200年之际,中国航海博物馆联合德化陶瓷博物馆、泮庐集团,共同举办“远帆归航:‘泰兴’号沉船出水文物特展”于8月24日在中国航海博物馆开幕。展览将持续至2022年1月3日。
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百年征程波澜壮阔,百年初心历久弥坚。为了展现中国共产党百年光辉历程中的航海故事,大力营造共庆百年华诞、共创历史伟业的浓厚氛围,由中国航海博物馆、中远海运集团共同举办、15家单位大力支持的“红色记忆•蓝色航海: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特展”,于2021年6月22日在中国航海博物馆正式开幕。
展览内容详实,用史料和文物还原了“留法勤工俭学运动”“省港海员工人大罢工”“轮船招商局海员起义”“江南造船发展历程”“人民海军亚丁湾护航”“利比亚撤侨”“也门撤侨”等重大历史事件,概括、凝练地展示在中国共产党正确领导下,不畏艰难和牺牲、坚持护航前线、维护国际航运贸易及海外侨胞安全等的动人故事。
展览在第二临展厅举办,免费向观众开放,展期持续到9月19日,期间还将持续举办多场讲座和多种形式的社会教育活动。
为讲好中国航海故事、传播好中国航海声音,中国航海博物馆联合中国沿海的天津、辽宁、上海、江苏、浙江、福建、山东、广东、广西、海南共10省市25家博物馆,通过160余件/套航海精品文物,分“联通大洋”“异域奇珍”“海史掠影”“海贸物语”“信仰之舟”“东西互鉴”六个部分,展示中国古代航海的历史、科技、艺术和文化,品读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航海文明。
展览在重点展示港口连接度、航运发展指数、集装箱吞吐量、机场旅客吞吐量、船队运力五方面卓越成就的基础上,分海港、空港、服务、软环境四个章节,详细展示上海国际航运中心所取得的丰硕成果,并展望上海国际航运中心的未来发展之路。此次展览共展出500余幅图片,集装箱船、邮轮、飞机模型等30余件精美展品,以及大量视频、音频、图表、灯箱等辅助展示手段,通过不同视角生动展示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所取得的辉煌成果,让观众获得多维度的观展体验。
沪公网安备 3101150200564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