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航海博物馆
     |     |  
 当前位置:首页 < 展览 < 展览回顾
展览时间:2019年9月20日-12月8日
展览地点:上海中国航海博物馆一层临展厅
展览介绍:展览荟萃近两百件福建海丝文物精品,跨新石器时代至明清,全面展示了福建在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独特历史地位,展现了“海上丝绸之路”文化遗存的独特魅力
展览时间:2019年6月14日——8月25日
展览地点:上海中国航海博物馆一层临展厅
展览介绍:

波澜壮阔的汪洋大海既孕育了辉煌灿烂的海洋文明,也无情吞噬掉无数劈风斩浪的航海者,“碗礁一号”沉船是众多被大海吞噬的贸易船只之一,它被永远地定格在300多年前康熙盛世的中国。

考古工作者从“碗礁一号”沉船中打捞出的17000多件景德镇瓷器,种类丰富、纹饰齐全,代表了清早期中国民窑瓷器的最高水平,具有相当高的历史、科学、文化和艺术价值。

中国航海博物馆与福州市博物馆精诚合作,携手打造迄今规模最大、文物最多、内容最丰富的“碗礁一号”沉船大展。展览荟萃文物199/套,着眼沉船出水文物、解读瓷器历史文化、感悟文明交流互鉴、弘扬海丝永恒精神。

 

展览时间:2019年4月19日——6月18日
展览地点:海博馆三层风帆厅
展览介绍:

    1949年4月23日,中国人民解放军的第一支海军——华东军区海军在江苏泰州白马庙乡宣告成立。70年来,人民海军一路劈波斩浪、栉风沐雨,在炮火中诞生、战斗中成长、发展中壮大,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一路劈波斩浪,纵横万里海疆,勇闯远海大洋,以敢打敢拼、勇于牺牲的精神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

    为庆祝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成立70周年,让更多民众了解人民海军的发展历程,中国航海博物馆精心筹备“乘风越海——纪念人民海军成立70周年特展”,按照人民海军的成长历程分为“筚路蓝缕、艰难成长、改革前进和走向深蓝”四个部分, 通过一批弥足珍贵的历史照片、视频、文献,回望人民海军70年来由弱小走向强大的发展历程,体会一代代海军官兵为国家安全、海军发展作出的无私奉献。同时,展出舰船模型40余艘,船模种类涵盖人民海军建军初期舰艇、七八十年代主力战舰、最新下水的新型舰艇等型号,如辽宁号模型、052D型驱逐舰模型、054A型护卫舰模型、歼20战斗机模型等,绝大部分模型都是首次在中国航海博物馆亮相。

展览时间:2018年12月21日—2019年5月10日
展览地点:中国航海博物馆一楼临展厅
展览介绍:

古代中国是世界上最为强大的航海大国之一,拥有灿烂的航海历史文化,为诠释中国古代航海科技的发展成就,传播好中国航海声音,中国航海博物馆历经两年精心筹备的“风好正扬帆:中国古代航海科技展”将于20181221日在我馆开幕。

本次展览是我国博物馆界首次以“航海科技”为主题,用文物展览的方式,对中国古代航海科技进行直观、生动、立体的展示。。展览汇聚了我馆藏品100余件/套,以及5个互动项目,通过橹、舵、帆、锚、榫钉、艌缝、水密隔舱、逆风调戗、陆标导航、牵星过洋、指南针、航海图等内容,讲好中国航海故事、增强航海科技自信、助推航海文化复兴。

展览时间:2018年8月1日
展览地点:中国航海博物馆三层风帆厅
展览介绍:

海关是国家进出境监督管理机关。1684年,清政府设立江、浙、闽、粤四海关,“海关”称谓正式出现 。鸦片战争后,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关税自主权和海关行政管理权丧失,形成洋人控制的“ 新关”与中国人直接管理的“常关”并存的局面。

晚清海关展从众多历史档案资料中,精选出380多幅珍贵历史图片,力图全方位、多角度展示晚清海关的制度、业务及文化。

海关是航海历史和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抚今追昔、鉴古通今,中国航海博物馆和中国海关博物馆共同举办此次展览,旨在让更多的民众了解晚清海关的发展历程,普及航海知识、弘扬航海文化。

      

中国博物馆协会
航海博物馆专业委员会

中国航海学会
航海历史与文化研究专业委员会
票务信息:成人30元/人,学生及教师15元/人,60-64周岁老人10元/人,65周岁及以上老人、6周岁及以下或身高1.4米(含1.4米)以下儿童、现役军人、国家综合性消防救援人员、公安民警、离休干部、军队离退休干部、残障人士(含伤残军人、伤残民警)、烈士家属、海员、全国医务工作者、博物馆协会会员凭相关证件免费参观。
咨询热线: 86-021-68283691、86-021-38287777(总机)
地址:上海市浦东新区临港新城申港大道197号(近滴水湖)
博物馆实施实名预约参观、错峰限流措施,观众可提前通过“中国航海博物馆”官方微信等渠道在线实名预约购票。

中国航海博物馆微信

中国航海博物馆APP
沪ICP备12025015号-1   © 2017 中国航海博物馆 China Maritime Museum  

沪公网安备 3101150200564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