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上海中国航海博物馆历史展厅,有一幅招商局收购旗昌公司的大幅历史油画。该画作尺寸约为70cm*100cm,是吕登源先生于2010年4月20日绘制。图幅展示了中美官员于江边观看美商轮船易帜的场景:江面辽阔,冉冉升起的大清旗帜随风飘动,动态十足。该历史油画不仅生动展示了招商局成立后的第一次辉煌,更彰显了在商战背景下民族航运企业收购外商轮船公司的宏大主题。
招商局收购旗昌有着广阔的社会背景,它是在当时中国与西方“兵战”失败,知识界、实业界酝酿与列强进行“商战”的社会背景下进行的。
1876年,作为招商局前期历史上最重大事件,招商局以仅有六十余万两股本银的招商局,筹资二百二十余万两银,收购此际在中国最大的外商轮船公司——旗昌公司的全部轮船和码头。在收购过程,不仅有招商局内部管理层的努力,更是渗透了朝廷部分官员影响,主持此事件的李鸿章、唐廷枢、徐润和盛宣怀四人,有效推动了收购工作的顺利进行:李鸿章在招商局的创办、发展维持中起了重要的作用,尤其是力主招商局收购旗昌轮船公司;唐廷枢和徐润有多年在外商轮船公司担任买办经营轮船业务的经验,凭借这些经验和私人资本,商办的招商局才真正创办起来;盛宣怀在招商局的具体章程规则制定中有突出业绩,从而促使招商局基本能够平稳发展,并令其成为晚清官督商办企业的模范。
尽管在收购旗昌轮船公司,招商局经营突然大规模扩张后遭遇许多困难,但是它终于能够有实力坐在谈判桌上与英商怡和、太古等公司进行齐价合同的谈判,使营业平稳发展,招商局亦能够在1879年试航美国檀香山,1880年试航旧金山,1881年试航英国,走向远洋航运业。因此,招商局收购旗昌公司的举措,不仅使国家航运权归复,振奋了民心;更为重要的是,它使招商局能雄踞当时东北亚的航运界,开启了中国航运业的新篇章。
沪公网安备 3101150200564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