船舶从史前刳木为舟起,先后经历了独木舟和木帆船时代。直至19世纪末,世界上第一艘钢船问世,开启钢船时代。
我国川流众多,海疆绵长,是世界上造船历史最悠久的国家之一。传统中国木帆船的船型十分丰富,据统计,到二十世纪五十年代,估计有千种左右,仅海洋渔船的船型就有二三百种之多。
传统中国木帆船船型的名目和种类繁多,但是大体上说,从船首形状来分,可分为尖首和方首两大类;从船底式样来分,可分为尖底和平底两大类。在我国古代航海木帆船的众多船型中,福船、沙船、广船、鸟船是最有名的船舶类型,其中尤以福船、沙船和广船驰名中外。其中,福船是最著名的尖首尖底船型代表,沙船是最著名的方头、平底船的代表。
这些传统帆船分别航行在黄海、渤海、东海、南海等中国传统海域,甚至远赴大洋,与世界各国共建了著名的海上丝绸之路。
传统中国木帆船以其船体外形线型尺度比例,桅析缭索帆装舵锚属具全,木隔舱结构钉捻工艺,民俗内设外雕绘饰色彩等四项特征傲立于世界帆船发展前列,并被西方称谓Junk(译为戎克或容克船)。
传统中国木帆船有别于世界其他地区的古代帆船。西方船多仿鱼为船型,中华船仿水鸟这样一种首尖有线型流体特征的船型;就船帆而言,西式帆多为三角或方形软帆,而中式帆多为百叶帘式,带竹、木撑条,由麻布或竹席制成的矩形或扇形可升降和折叠的硬式帆蓬。
上海中国航海博物馆藏有大量中式与西式船模,清晰的展示了中西方帆船的不同。
沪公网安备 3101150200564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