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航海博物馆
     |     |  
 当前位置:首页 < 藏品故事 < 详情

丝路帆远话古船


船舶从史前刳木为舟起,先后经历了独木舟和木帆船时代。直至19世纪末,世界上第一艘钢船问世,开启钢船时代。

我国川流众多,海疆绵长,是世界上造船历史最悠久的国家之一。传统中国木帆船的船型十分丰富,据统计,到二十世纪五十年代,估计有千种左右,仅海洋渔船的船型就有二三百种之多。

传统中国木帆船船型的名目和种类繁多,但是大体上说,从船首形状来分,可分为尖首和方首两大类;从船底式样来分,可分为尖底和平底两大类。在我国古代航海木帆船的众多船型中,福船、沙船、广船、鸟船是最有名的船舶类型,其中尤以福船、沙船和广船驰名中外。其中,福船是最著名的尖首尖底船型代表,沙船是最著名的方头、平底船的代表。

这些传统帆船分别航行在黄海、渤海、东海、南海等中国传统海域,甚至远赴大洋,与世界各国共建了著名的海上丝绸之路。

传统中国木帆船以其船体外形线型尺度比例,桅析缭索帆装舵锚属具全,木隔舱结构钉捻工艺,民俗内设外雕绘饰色彩等四项特征傲立于世界帆船发展前列,并被西方称谓Junk(译为戎克或容克船)。

传统中国木帆船有别于世界其他地区的古代帆船。西方船多仿鱼为船型,中华船仿水鸟这样一种首尖有线型流体特征的船型;就船帆而言,西式帆多为三角或方形软帆,而中式帆多为百叶帘式,带竹、木撑条,由麻布或竹席制成的矩形或扇形可升降和折叠的硬式帆蓬。

上海中国航海博物馆藏有大量中式与西式船模,清晰的展示了中西方帆船的不同。



发表时间:2017-04-30 00:04   作者:系统管理员   来源:中国航海博物馆
      

中国博物馆协会
航海博物馆专业委员会

中国航海学会
航海历史与文化研究专业委员会
票务信息:成人30元/人,学生及教师15元/人,60-64周岁老人10元/人,65周岁及以上老人、6周岁及以下或身高1.4米(含1.4米)以下儿童、现役军人、国家综合性消防救援人员、公安民警、离休干部、军队离退休干部、残障人士(含伤残军人、伤残民警)、烈士家属、海员、全国医务工作者、博物馆协会会员凭相关证件免费参观。
咨询热线: 86-021-68283691、86-021-38287777(总机)
地址:上海市浦东新区临港新城申港大道197号(近滴水湖)
博物馆实施实名预约参观、错峰限流措施,观众可提前通过“中国航海博物馆”官方微信等渠道在线实名预约购票。

中国航海博物馆微信

中国航海博物馆APP
沪ICP备12025015号-1   © 2017 中国航海博物馆 China Maritime Museum  

沪公网安备 3101150200564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