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上海中国航海博物馆“航海历史馆”的“古代航海史”展厅中,悬挂着4位著名西方航海历史人物的油画像,他们分别是哥伦布、达迦马、麦哲伦与德雷克,这是由我国著名油画家殷雄执笔创作的。
作为一位航海历史人物,后人对哥伦布的评价众说纷纭。有人认为他是殖民主义强盗,给印第安人带来的是屠杀和掠夺;有人认为他远航的成功和发现“新大陆”,对西方资本主义的产生起到了推动作用。现今的中国学界大多肯定哥伦布作为伟大航海家的历史地位。
1492 年,哥伦布发现了美洲大陆,它被视为西方近代文明的起点,而激起他冒险远航的灵感则是来自马可·波罗所打造的充斥着财富和世俗享乐的“中国神话”。紧接着,达·伽玛向东打通了到达印度的航线,麦哲伦沿着西航道到达了东印度群岛,终于证明了地球是个球体。至此,通向东方的东西两条海上航线全部打通了,而中国则是两条航线共同的终点。
如果说张骞通西域促成了以东西方为主体的第一次国际性交往的形成,那么,哥伦布所开辟“大西洋新航路”则直接导致了欧洲与美洲为主体的国际性交往的形成。15、16世纪由欧洲航海家们开辟的世界新航路主要由欧洲到美洲、西欧到亚洲和美洲到亚洲三部分组成,哥伦布开辟的欧洲到美洲的“大西洋新航路”虽然只是其中的一部分,但它对整个世界新航路的开辟具有决定性意义,深刻地影响了其后的达·伽马印度洋新航线和麦哲伦的环球航线。由于新航路开辟是一个连续渐进的过程,一环紧扣一环,因此,如果没有哥伦布开辟的“大西洋新航路”作前提,也就不可能有在此基础上延伸的“太平洋新航路”的出现,整个新航路开辟乃至于人类全球交往形成都是不可想象的。
沪公网安备 3101150200564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