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航海博物馆
     |     |  
 当前位置:首页 < 业内动态 < 详情

中山舰博物馆高水平陈列布展完毕


 

中山舰舰体。刘建林 摄

 

孙中山坐镇永丰舰指挥平叛斗争场景复原。刘建林摄

 

舰体前板弹孔。刘建林 摄

 

电报稿。


  本报讯(记者管菁) 记者昨日从中山舰博物馆获悉,为迎接辛亥革命100周年,该馆基本陈列布展工作于本月结束,展览借鉴并创新了国内外及世博会先进布展手法,通过高科技展示、互动体验等,打造出以人为本的现代化展示空间,创专题博物馆布展新水平。

中山舰博物馆采用独特的“馆舰合一”方式,建筑外观为中山舰出水造型,犹如即将起航的一艘战舰,雄踞金鸡湖中,特色鲜明、气势夺人。附近牛头山上的中山舰抗日阵亡将士纪念碑等景观,与博物馆及馆内陈列遥相呼应,展览、建筑、环境协调统一。

进入博物馆,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全长16、高4的巨幅写实油画《一代名舰》,整幅画由3个画面组成,分别是孙中山在中山舰指挥平叛、中山舰和日机搏斗、中山舰上岸进馆的场景,画面气势恢弘、极具震撼力。该画由著名画家、湖北美术学院教授、中国美术家协会壁画艺委会主任唐小禾费时两年创作。

馆内辟有三大主题陈列展示,一楼的“中山舰舰体复原陈列”,按1926年历史原貌复原,保留1938年武汉会战遗迹的中山舰舰体,雄伟、壮观,钉着“中山”两个字的船头、1938年被日军炸沉时留下的伤口,仿佛在诉说着一代名舰所走过的风雨历程。

二楼“一代名舰中山舰史迹陈列”展,展示了中山舰从建造到被击沉的历史足迹,展品除图片、文物外,主要采用高声光高科技手段进行情景再现,如“甲午海战”沙盘投影演示、“金口血战”声光电场景等,对观众感兴趣的大型文物还设计了可近距离触摸的展台。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展览中对1922年孙中山广州蒙难时登临永丰舰的历史场景进行了部分复原,展品中孙中山、蒋介石、冯肇宪(时任永丰舰舰长)等关键人物塑像,均采用高分子仿真技术制作,栩栩如生,把人们带到硝烟弥漫的1922年,孙中山在永丰舰上坚守了55天,指挥平叛陈炯明的历史时刻。

再上三楼,就来到了中山舰出水文物精品陈列展示,这里展示的珍贵文物近300件,全面、真实地反映中山舰各个历史时期的风貌。展品分为舰载设施、武器装备、生活用品、铭牌标志四类,内容涉及历史、政治、军事、经济、中山舰官兵们日常生活等多方面,如孙中山胸像、电讯官张嵩龄用过的物品、萨师俊印章、中山舰出厂时的铜标牌、电报稿等等。展厅内还设有透明触摸屏、舱室虚拟VR,情景展示等高科技展示手段,实现与观众的互动,向人们讲述文物背后的故事,极富知识性和趣味性。

据悉,中山舰博物馆建设项目受到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经过市领导小组多次研究,国内外专家学者的多次论证,在市文化局、上海日林陈列布展公司等单位的共同努力下,该馆基本陈列布展工作于本月完成,进入审查验收阶段。

据武汉市中山舰陈列保护工作领导小组负责人介绍,中山舰博物馆馆藏文物5000余件,其中国家一级文物51件(套),其数量之多、范围之广,在中国近现代文物发掘(发现)史上极为罕见。基本陈列中展示的近300余件展品,其中不少为国家一级文物。该馆计划今年10月初正式对外开放,届时市民可前往参观。

 

 


发表时间:2011-07-15 16:07   作者:系统管理员   来源:中国航海博物馆
      

中国博物馆协会
航海博物馆专业委员会

中国航海学会
航海历史与文化研究专业委员会
票务信息:成人30元/人,学生及教师15元/人,60-64周岁老人10元/人,65周岁及以上老人、6周岁及以下或身高1.4米(含1.4米)以下儿童、现役军人、国家综合性消防救援人员、公安民警、离休干部、军队离退休干部、残障人士(含伤残军人、伤残民警)、烈士家属、海员、全国医务工作者、博物馆协会会员凭相关证件免费参观。
咨询热线: 86-021-68283691、86-021-38287777(总机)
地址:上海市浦东新区临港新城申港大道197号(近滴水湖)
博物馆实施实名预约参观、错峰限流措施,观众可提前通过“中国航海博物馆”官方微信等渠道在线实名预约购票。

中国航海博物馆微信

中国航海博物馆APP
沪ICP备12025015号-1   © 2017 中国航海博物馆 China Maritime Museum  

沪公网安备 3101150200564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