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航海博物馆
     |     |  
 当前位置:首页 < 业内动态 < 详情

故宫博物院院长郑欣淼:博物馆姓“文”不姓“钱”


作为故宫博物院的当家人,院长郑欣淼委员并不仅仅关注故宫的发展,而是将整个博物馆界乃至文化界都纳入视野。见到记者,他爽朗地笑道:“这次‘两会’报道,你要多多关注我们博物馆发展哟。”

  温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号召:“生产更多健康向上的文化产品”。郑欣淼对此深有感触:过去不能、不愿、不敢发展文化产品,总怕挣钱多了违背了公益性,因此博物馆的造血机能很弱。“其实,博物馆从事符合自身性质、自身形象的文化经营活动是允许的,也是应该的。”郑欣淼介绍,在国外一些大博物馆中,这样的经营创收都占其经费很大的份额,例如美国大都会艺术博物馆的商业收入占到博物馆预算的一半,而台北故宫博物院每年在院内出售的商品,也约占全院总收入的20%。“对博物馆来说,转变观念,积极开发文化产品,是大势所趋。”郑欣淼说。
  目前,故宫博物院的特色商品有2500余种,从数量、质量、多样化、个性化等方面都居全国博物馆前列。郑欣淼坦言,对于故宫博物院来说,钱不是大问题。之所以花费如此心血开发文化产品,主要目的是为了文化传播的需要。他说:博物馆文化产品是延伸博物馆展陈效果和博物馆文化推广的特定载体。如今越来越多的博物馆将“把博物馆带回家”的理念贯彻到日常工作中,而开发优质的文化产品正是这种理念最好的体现。这种方式既可以创造可观的经济效益,也是博物馆新的社会职能。从这一点着眼,更能提高发展博物馆文化产业的自觉性。
  在谈到一些地区盲目利用文化遗产资源开发产业,以至于对文化遗产造成伤害时,郑欣淼痛心疾首。他说,文化产业与其他产业最根本的区别就在于它姓“文”而非“钱”。“任何产品都有其文化内涵,都与文化有关,但作为文化产品,特别是博物馆的文化产品,其核心是文化。”郑欣淼反复强调,“要对文化资源有起码的尊重,有正确地、全面地理解,赋予文化产品饱满的文化内涵,防止文化产品的表面化、庸俗化、简单化倾向。”
  郑欣淼希望通过本报提醒同行,博物馆发展文化产业势在必行,但不能照搬企业的经营模式,因为企业是“经济利益导向”,而博物馆则是“文化价值导向”。

发表时间:2010-03-09 15:03   作者:系统管理员   来源:中国航海博物馆
      

中国博物馆协会
航海博物馆专业委员会

中国航海学会
航海历史与文化研究专业委员会
票务信息:成人30元/人,学生及教师15元/人,60-64周岁老人10元/人,65周岁及以上老人、6周岁及以下或身高1.4米(含1.4米)以下儿童、现役军人、国家综合性消防救援人员、公安民警、离休干部、军队离退休干部、残障人士(含伤残军人、伤残民警)、烈士家属、海员、全国医务工作者、博物馆协会会员凭相关证件免费参观。
咨询热线: 86-021-68283691、86-021-38287777(总机)
地址:上海市浦东新区临港新城申港大道197号(近滴水湖)
博物馆实施实名预约参观、错峰限流措施,观众可提前通过“中国航海博物馆”官方微信等渠道在线实名预约购票。

中国航海博物馆微信

中国航海博物馆APP
沪ICP备12025015号-1   © 2017 中国航海博物馆 China Maritime Museum  

沪公网安备 3101150200564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