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航海博物馆作为国际航海类博物馆协会(ICMM)的成员之一,将于12月12日在中国航海博物馆一层中央大厅展出国际海事组织展览,展览将持续至二月底。展览内容涉及国际海事组织(IMO)发展过程、航海安全、极地导航、保护海洋等方面。
在广袤无垠的大海中航行,到处充满了危险与挑战,而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国际航行中是没有统一的国际规则。于是为了统一航海航运国际规则,一些国家提出,应该建立一个永久性的国际机构更有效地促进海上安全,国际海事组织(IMO)因运而生。
(国际海事组织旗徽)
国际海事组织(IMO)是联合国负责海上航行安全和防止船舶造成海洋污染的一个专门机构。1948年,在当时的国际日内瓦会议中,参会各国通过了一项公约,正式建立国际海事组织--政府间海事协商组织,总部设在英国伦敦。1982年5月更名为国际海事组织,截止2012年9月,已有171个正式成员。
(国际海事组织总部)
本次展览将从国际海事组织主要工作与职责展示给观众,具体工作职责如下:
一、确保海上安全
国际海事组织为了有效降低了撞船或搁浅的风险,确保海上航运安全,制定了一系列规章制度。在这些规章制度中,最重要要属避碰规则(Colregs)与“海上人命安全”(SOLAS)公约。Colregs规定哪艘船应该左转、哪艘船应该右转以避免碰撞。IMO规则允许在繁忙的海峡和水道上划出指定的海上航道,这就相当于海上的行车道。
“海上人命安全”(SOLAS)公约要求船舶携带先进导航设备,加上训练有素的合格海员,已经帮助人们使航运事故大大减少。
二、保护海洋
IMO竭力减少航运对地球的影响。严格防止由船舶造成的海洋污染。IMO已经制定了有严格排放要求的特殊区域和“特别敏感海域”,在这些区域可能指令船舶远离珊瑚礁等生态系统,或禁止在可能危害水下海洋生物的地方抛锚。加拉帕戈斯群岛是世界上17个特别敏感海域之一,因IMO而受到特殊的保护,而成为美丽富饶的海岛。
(富饶的海底世界)
(美丽的加拉帕戈斯群岛)
三、清洁空气和气候变化
船舶是地球上个头和块头最大的机器之一。船舶因其庞大的货物运输量而凸显极高的能源效率。但大多数船舶目前仍然采用化石燃料。因此,它们大量的温室气体排放影响了气候变化,船舶贡献了约2.2%全球二氧化碳的排放量,相比之下农业、林业和其他土地用途的比例为24%。
IMO正在努力限制船舶的有害排放。2013年,IMO的能源效率规则生效。船舶的能源效率越高,其燃烧的燃料就越少。
您知道吗?一艘大型集装箱船运输的货物量与大约10,000辆卡车相当。
四、极地地区导航
在极地地区,船舶面临着包括极端天气在的特殊风险。海图可能无法涵盖所有危险。如果在这些偏远地区发生事故,救援或清理工作不仅困难重重而且成本耗费高昂。IMO通过了极地规则——针对极地水域船舶的一系列特殊规则,例如,根据极地规则,所有油轮,即使是最小型的油轮,都必须采用双层船体,并且所有船只建造必须能抵抗冰冻温度和积冰造成的额外应力。
谈及海盗,不免总是弥漫着一丝浪漫主义色彩。但事实上,他向来只是一群暴力犯罪分子。海盗劫持整艘船只,并扣留船员和货物以交换赎金。
(全副武装的犯罪份子)
IMO与海运业和海军合作,已经在海盗出没的水域推广“最佳做法”,例如操纵之字形航线、放置铁丝网和使用消防水枪来驱赶海盗。
六、支持可持续发展
作为联合国大家庭的一部分,IMO正在积极努力实现《2030年议程》和可持续发展目标。IMO已通过了50多项国际条约,旨在制定全球航运标准,确保实现安全、可靠和环保的现代航运。
可以预见未来航海海运上在IMO的领导下,船舶将越来越安全、清洁和环保——这是IMO一直以来也是将来矢志以求的方向。
七、展望未来……更安全、更清洁、更绿化
在大约100年时间里,从最初的煤炭到现在的石油,化石燃料助力钢铁船舶的跨海远洋航运。我们见证了船舶尺寸的不断增长。
航运业正在寻求创新技术,并转向更清洁的燃料和电池或混合动力源。一些人士预测未来将回归风力,未来风帆、天帆以及旋翼都处于开发之中。
展览有助于帮助更多参展观众了解国际海事组织(IMO),推动航海安全知识与航海环保意识的提升,更好地增进国际航海精神与航海文化传播交流。
沪公网安备 3101150200564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