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航海博物馆
     |     |  
 当前位置:首页 < 业内动态 < 详情

国家文物局重点科研基地联合助推西藏文保科技


 

 
  “这21幅二十一度母像唐卡,是17世纪尼玛白瓦上师的作品,原藏于布达拉宫,非常珍贵,所以我们做了这个专题展览”,在西藏博物馆展厅,副馆长达珍兴致勃勃地介绍着。4000幅种类丰富的唐卡是西藏博物馆值得骄傲的收藏。
  坐落于拉萨市罗布林卡东门外的西藏博物馆现有馆藏文物10万余件,其中一级文物上千件。各种类型的史前文化遗物,多种质地和造型的佛造像,历代蘸金粉、银粉、珊瑚粉等手写的藏文典籍,五彩纷呈的唐卡画,各种乐器、法器,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的手工艺品等等,展示出藏民族独具魅力的灿烂文化和悠久历史。
  为这些文物长久保存提供支持的是文物科技保护。西藏博物馆主楼后面的一座小楼,是西藏博物馆文物保护修复中心实验楼,“国家文物局重点科研基地西藏联合工作站”就设立在这里。
  在唐卡保护工作室内,三位年轻的女修复师正在修复一幅唐卡。达珍介绍说,西藏是唐卡的故乡,绝大部分唐卡画系画派的传承人及基地都在西藏。唐卡保护工作室下一步想同相关院校、文博单位合作,通过现代手段建立相关数据库,详尽掌握矿物颜料的成分、结构和产地以及丝制品类的组织、类别等。联合工作站的重点工作之一,就是加强唐卡保护修复基地建设,努力将唐卡保护工作室打造成南亚知名、国内一流的唐卡保护修复基地,为西藏自治区乃至全国的唐卡保护修复工作提供技术支撑和服务平台。与此同时,建立一整套符合西藏地区唐卡保护修复的技术标准和规范要求。
  国家文物局派出的援藏干部、现挂职西藏自治区文物局文博处副处长的高峰对记者说:“联合工作站的组建,提出了‘建立一种新的机制,建设一个南亚地区一流的文物保护修复中心,培养一批西藏急需的文物保护修复专门人才,修复一批珍贵文物’的‘四个一’的理念”。
  国家和西藏自治区非常重视西藏的文物科技保护工作。2013年10月,国家文物局博物馆与社会文物司(科技司)与敦煌研究院保护研究所、湖北省荆州文物保护中心、秦始皇帝陵博物院、上海博物馆实验室、国家博物馆文物科技保护中心、中国丝绸博物馆等国家文物局主要科研基地的学者、专家,共同对西藏文物保护科技情况进行现场调研。经过数月调研,基本上摸清了西藏馆藏文物科技保护工作的现状和面临的主要问题。
  鉴于西藏馆藏文物的科技保护工作相对来说还处于起步阶段,因此,要从改善馆藏文物科技保护基础条件、提升科技保护修复能力入手,在与内地文物保护科研基地合作的基础上,通过开展馆藏文物科技保护项目等方式,带动当地保护修复人才能力的提高、改善文物保护科技基础条件,进而带动西藏馆藏文物保护科技整体水平的提升。机制的建立与体制的创新、硬件平台的搭建、文物保护科技专门人才的培养、文物保护科技示范项目的实施与珍贵文物的修复四个方面,便成了西藏文物保护科技管理的入手点。
  2014年10月,西藏自治区文物局邀请国家博物馆、上海博物馆、陕西省文物保护研究院、敦煌研究院、中国丝绸博物馆、湖南省博物馆等六家国家文物局文物保护行业重点科研基地,与西藏博物馆、布达拉宫管理处、罗布林卡管理处、西藏自治区文物保护研究所共同组建国家文物局重点科研基地西藏联合工作站。自此,西藏文物保护科技创新机制基本建立。
  国家先后向西藏博物馆支持了4800多万的经费,其中600万用于西藏博物馆文博保护科技实验室(暨西藏文物保护科技联合工作站实验室)的改造,1000余万用于实验室仪器设备的购置,其余经费用于文物囊匣、展柜和珍贵文物抢救性保护修复工作。目前,该实验室一期改造已经全部完成,仪器设备已全部安装调试完毕并投入运行,西藏文物保护科技的硬件平台搭建工作已初步完成。
  联合工作站现设有唐卡保护工作室、博物馆检测平台、仪器室、环境保护室、前处理室、材料室、金属保护工作室、X光探伤室等八个科室。在西藏文物保护科技领域,将形成以唐卡类丝织品文物保护修复技术、金属类文物保护修复技术、文物数字化保护与展示技术、藏式壁画保护修复技术、西藏地区馆藏文物保存环境监测与调控技术为代表的五个重点方向,以解决当前西藏文物保护科技面临的急需和关键问题。
  “更重要的是在这个过程中为西藏培养了人才。”高峰说,通过“走出去、请进来”的模式,通过“以修带培”的方式,西藏博物馆、罗布林卡管理处、布达拉宫管理处、西藏自治区文物保护研究所等人员先后赴上海博物馆、中国丝绸博物馆、敦煌研究院、陕西省文物保护研究院等合作协议单位,在实际保护修复工作中完成专门的培训;与此同时,上述单位还定期到西藏,同样通过项目实践的方式,培养与锻炼西藏文物保护科技人员。2013年以来,通过这种模式与方式,先后为西藏文物保护科技领域培养了十多名专门人才。
截至2016年7月,西藏自治区共申报并获得批准可移动文物保护项目21项,批复资金1.12亿元,西藏博物馆文物保护修复中心实验楼已部分建成并作为联合工作站的依托硬件平台投入使用,一批珍贵的可移动文物得到了保护修复,西藏可移动文物保护能力得到了显著提升。

发表时间:2016-08-15 09:08   作者:系统管理员   来源:中国航海博物馆
      

中国博物馆协会
航海博物馆专业委员会

中国航海学会
航海历史与文化研究专业委员会
票务信息:成人30元/人,学生及教师15元/人,60-64周岁老人10元/人,65周岁及以上老人、6周岁及以下或身高1.4米(含1.4米)以下儿童、现役军人、国家综合性消防救援人员、公安民警、离休干部、军队离退休干部、残障人士(含伤残军人、伤残民警)、烈士家属、海员、全国医务工作者、博物馆协会会员凭相关证件免费参观。
咨询热线: 86-021-68283691、86-021-38287777(总机)
地址:上海市浦东新区临港新城申港大道197号(近滴水湖)
博物馆实施实名预约参观、错峰限流措施,观众可提前通过“中国航海博物馆”官方微信等渠道在线实名预约购票。

中国航海博物馆微信

中国航海博物馆APP
沪ICP备12025015号-1   © 2017 中国航海博物馆 China Maritime Museum  

沪公网安备 3101150200564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