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航海博物馆
     |     |  
 当前位置:首页 < 馆内新闻 < 详情

端午,中国航海博物馆邀您“船”承历史文化


 

端午临中夏,时清日复长。在粽叶缕缕飘香,龙舟百舸争流的传统节日,我们在扬帆远航的同时亦应坚守华夏民族独有的不屈气节和历史文化。端午小长假期间,中国航海博物馆特别推出了一系列精彩纷呈、融传统与新意的活动内容,让您和孩子传承一份质朴而璀璨的中华历史文化。
一、“船”承历史篇
郑和下西洋情景剧。6月20日上午1030,中国航海博物馆将特别推出原创大型情景剧《郑和下西洋》表演。在灯光、烟雾、音效的映衬下,演员们将带您扬帆起航,乘风破浪,穿越一段波澜壮阔的航海时代,再现明朝“郑和下西洋”的航海伟业。当天来馆的观众都能在博物馆内欣赏这出由博物馆工作人员为大家倾情奉献的充满诚意与惊喜的大戏。
 
赏古船,争做“古船制作小能手”。中国航海博物一层船舶馆内的传统木船建造展区内,展示有一艘神秘“古船”——明代快船。该船以浙江宁波天一阁所藏古籍《船政》一书中记载的明代快船图式为依据,以1:2比例复原,长22米、宽4.8米,桅杆全高13.5米,船舷左右两侧安装有披水板。其周边展示的一组实物,用以帮助观众了解古船建造中木材选样、加工及拼装的过程,充分展现中国古代造船技术、技艺的博大精深。
 
中国航海博物馆以明代快船图式为蓝本特别制作了精美的“古船明信片”。有兴趣的观众,可在二层游客中心同时领取任务单及古船明信片一份,参与“‘揭’开古船的秘密”科普活动,现场学习“水密隔舱”、“榫卯结构”等古老的传统造船技艺,并将四大重要船部件“揭”开,正确“复原”至您手中明信片上的“明代快船”处,就能收获一份精美小礼品。
 
博物馆一层的船模工作室,您可欣赏船模技师制作演示多种船模,并在其指导下,亲手体验制作古船模的乐趣。一侧的小型船模制作体验区,提供数款木质拼装船模型,则是为低龄段的小朋友们特别准备的,让孩子在简单的拼装中享受模型制作的快乐。
 
 
 
二、创新趣味篇
博物馆面向5-12岁亲子家庭,定期推出丰富多彩的家庭日、特色课堂及创艺小工坊等系列活动,让您和孩子体验独特的航海乐趣。参与以下亲子活动的观众均需提前拨打预约电话021-38287777转8315进行报名(周二至周日9︰30至15︰30;预约时间至少提前一天,一人最多预约3组家庭)。部分项目需收取材料成本费。
1、创艺小工坊:三角插立体折纸鱼(6月20日,下午13︰00-14︰00)。巧夺天工的三角插立体折纸,由一个一个的小三角组成。一个个漂亮、饱满的小三角经过完美的穿插就能变成一条条色彩斑斓、活灵活现的小鱼。
 
2、特色课堂:制作软陶彩盘6月21日,下午1300-1400)。特邀软陶大师樊黎明,现场教授欧洲纹章瓷系列的软陶彩盘制作。
 
3、周末少儿绘画课堂(6月22日,下午1300-1400)。专业绘画老师现场教授国画课程。
 
4、家庭日活动:制作龙舟粘土、香囊(6月22日,1030-1400
由工作人员带领亲子家庭进行角色扮演讲解参观、知识竞赛、手工活动等,让家长与孩子一起体验愉快的博物馆之旅。手工活动环节,观众可在工作人员现场指导下,制作龙舟粘土或香囊。此外,端午小长假期间参与手工活动的家庭还将获赠寓意吉祥的“五彩丝线”一份。
 
三、与时俱进篇
博物馆一层船模馆内,目前正展出“碧海逐梦——新入藏精品展”。该展以近几年我馆有一定意义和价值的新入藏藏品为基础,展出涵盖大型船模、航海仪器、航海名人遗物、航运企业老档案、航海老照片等190件展品,展现我国自近代以来,在民用航海航运,航海科技和军事航海等三个方面的发展,包括自十八大提出建设海洋强国的战略目标以来,国家在海洋、航海事业方面的探索、成果成就等。
 
1、“中海环球”号集装箱运输轮模型。“中海环球”号是中国海运集团订制的5艘19100 TEU型集装箱船中的首条船,是当今世界上最大、最先进的集装箱船,由韩国现代重工集团建造。船长400米,船宽58.6米,航速23节,总装载量19100标准集装箱。
 
2、辽宁舰模型及辽宁号航母首根阻拦索。辽宁舰,原为苏联海军1143.6号计划重型航空巡洋舰“瓦良格”号,黑海船厂建造。1988年下水,2002年3月进入大连造船厂改建,2012年9月25日服役。舰首使用滑跃式起飞甲板,舰艇中部设有4道飞机降落阻拦索及1道应急阻拦网。舰桥岛式建筑位于飞行甲板右侧,前后各一台升降机。该舰以4台蒸汽机为动力,4轴4桨双舵推进,总计20万马力,最高航速可高达32节,在航速30节时续航力为4000海里,在航速20节时续航力可达12000海里。舰上的电力系统可提供14000千瓦的电力,燃油储量为7800吨,航空汽油储量为5800吨。拦阻索是布置于航空母舰飞行甲板降落区的钢质索具,其主要功能是将高速着舰的舰载机拦阻截停。此段拦阻索是2012年11月25日“辽宁”舰首次舰载机着舰试验。
 
3、“蛟龙”号模型。
长×宽×高:8.2×3.0米×3.4米
重量:空重不超22吨,最大荷载240公斤
最大速度:每小时25海里
最大下潜深度:7000
载员: 3人,生命支持,正常:3×12人时,应急:3×84人时。
工作时间: 正常水下工作时间12小时
用途:未来蛟龙号主要将用于海洋资源开发利用:一是寻找海洋资源,载人潜水器是寻找资源的重要手段;另外将来开采海洋资源,在水下安装设施,载人潜水器可以助一臂之力。如果海上有任何事故,救援打捞的时候,载人潜水器还是一个很好的作业装备。
 

发表时间:2015-06-19 10:06   作者:系统管理员   来源:中国航海博物馆
      

中国博物馆协会
航海博物馆专业委员会

中国航海学会
航海历史与文化研究专业委员会
票务信息:成人30元/人,学生及教师15元/人,60-64周岁老人10元/人,65周岁及以上老人、6周岁及以下或身高1.4米(含1.4米)以下儿童、现役军人、国家综合性消防救援人员、公安民警、离休干部、军队离退休干部、残障人士(含伤残军人、伤残民警)、烈士家属、海员、全国医务工作者、博物馆协会会员凭相关证件免费参观。
咨询热线: 86-021-68283691、86-021-38287777(总机)
地址:上海市浦东新区临港新城申港大道197号(近滴水湖)
博物馆实施实名预约参观、错峰限流措施,观众可提前通过“中国航海博物馆”官方微信等渠道在线实名预约购票。

中国航海博物馆微信

中国航海博物馆APP
沪ICP备12025015号-1   © 2017 中国航海博物馆 China Maritime Museum  

沪公网安备 31011502005645号